2005-02-28

蠻好的一期天下雜誌

蠻好的一期天下雜誌 昨天下午 花了些時間看了這期的天下(318) 很久沒買了 原本只是打發時間 沒想到收穫卻是出奇的多 把重點記在這裡好了

對巴西的報導

  • 不錯的報導 分析得很清楚 很有拓展視野的收穫
  • 延攬企管專才經營政府 是個好點子

馬英九的專訪

  • 最有印象的是 他清晨起來讀曾國藩的"挺經" 這本書在很多地方聽過很多次了 有機會找來看看
  • 另外 嗯 早睡早起才對

中國官員 出國上課去

  • 看看別人怎麼發揮創意,突破現狀 即使我不是公務員 還是覺得很有啟發性

專題報導:當教授淪為學術長工

  • 報導台灣的高等教育現狀 以台大作為報導重點 對我蠻有吸引力
  • 高教資源分布不公:現行政策如招生三年不達標準必須關系 醬的機制似乎合理 但是有評估過實際浪費的金額嗎? 教育是昂貴且重要的基礎建設 是不是能更有效率地運用有限的資源呢?
  • 看完這幾篇專題報導 感到憂慮...

廣告業迎戰微利時代

  • 這光鮮亮麗,競爭激烈,有趣的創意產業,大品牌有大品牌的打法,小品牌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我從中得到蠻多對自己身處產業的新想法。
  • 感想:大餅變小 全球化的挑戰 主要player因應對策的報導 莊淑芬的專訪 精力等級的重要 中國產業的特性 很豐富的報導!

京都議定書的報導

  • 煉一噸的粗鋼會產生2.18噸的二氧化碳 真是可怕的事實

歡喜再相逢

小時候在夜市做生意 有首日文歌 常在隔壁的唱片攤上用大喇巴撥放 對它的印象很深刻 很想找到它 卻不知道歌名

經過好一陣子得找尋(Google加上eMule) 昨天終於找到了

現在打這篇文章的背景音樂就是這首歌 "幸子"

很高興喔 ^.^

人才的分類

人才的分類:
這星期 跟以前的直屬長官聊天 說到慎選人才的重要性
好的人才 就像皮球 踢一下就跑好遠
差的人才 就像石頭 踢半天 動也不動
回過頭來想想自己 在老闆的心中 是皮球 還是 石頭呢?
PS:最近找到了幾個彈性很棒的皮球 深感幸運中...

人才的分類二:
這是前一陣子跟人聊天提到的一個比喻 我覺得蠻好的
人才分做幾種動物 狐狸 牛 跟 石頭
狐狸:聰明 但不見得努力
:不聰明 但是 努力
石頭:奇怪 石頭不是動物啊?對,像石頭的人,笨又不努力,考慮它幹麻? 最好的用法,就是把他送去競爭廠商,當作對方的絆腳石。
PS:我個人的喜好順序是:狐狸,牛。(石頭不在我的考慮範圍)

一個對程式系統的"系統設計"重要性的比喻

這是我常跟同事描述"系統設計"重要性的比喻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1.台北101不是鄉下"做土水"的工人可以建得出來的:
建築師:
設計大玩意,具備設計/規劃能力,力學訓練及美感養成。就像程式系統設計師,知道如何做出好的系統設計。
砌了一輩子牆的工人:
利用反射神經就可以砌出一片完美的牆。但是,還是不知道如何建立(設計)超高大樓。就像只專注在程式語法上的coder,靠反射神經就可以寫程式。對於規劃設計軟體系統,可能不太清楚。
2.翻譯小說:
這陣子看村上的新小說,突然領悟到一件事: 好看的小說,是因為字字雕琢才變成好小說嗎? 我的答案是:不!
就像翻譯小說,很多的修辭都被改成另一個語言,常常不能找到直接對應的修辭,但為什麼好看的翻譯小說跨過語言的邊界,還是好看呢? 還是因為好故事吧!好的故事情節,好的起承轉合,就像好的軟體系統 一定需要好的系統設計(好的情節)。這件事的重要性遠大於系統的實作(字字雕琢)。
一些建議:
1.有好的程設技巧是一件好事,我在這裡提的重點是:系統設計的能力並不是程式設計久了就自然會的。所以,我常在辦公室提醒那些程式寫得不錯的工程師,可以開始培養系統設計的能力了。
2.多看看學界或產業界的經驗,會有助益。

找老闆

這星期 花了一些時間找老闆 找老闆這件事 應該比找工作重要 如果找錯老闆 未來的學生生涯 應該會很悲慘吧 去找老闆前 要先做功課 對於將來想做的題目跟老師的研究方向 還是要有清楚的想法才好

2005-02-21

談一本好書"黃崑巖談教養"

我花了一天的時間讀完"黃崑巖談教養"。實在感到"如沐春風"!就像書裡說的,培養受體才能在遇到事物時產生共鳴。這對長時間以來大量買書(一個月買書十數本稀疏平常)讓自己更精進的我,感到幸運,遇到像這一本好書,讓我對教育有更深的思考,更認真地檢視自己的生命核心價值觀。

下面是我對書中所提觀點的一些想法:

  • 社會的價值觀:
    遇到好久不見的朋友,同學常說的都是"最近"混"得好不好",好像"混"是件很光榮的事。我記的剛進社會工作時,每次跟朋友聊到在工作上有趣,辛苦的事,發現大家都沒興趣。大家有興趣的都是,誰去了哪裡,領了多少股票?,多少年終獎金? 我不認為賺錢是可恥,但我認為,錢是工作(志業)的副產品,不應該是主要(唯一)目的。我過去一直相信從事的工作,必然與志業相關,就像喜歡國文,才會去當國文老師,喜歡動手做東西,才會去當工程師。現在我依然相信自己是如此,但是,不會再天真的以為,大家都是如此。
  • 口號/空話充斥的社會:
    為什麼大家都在說愛台灣?,我認為這是因為"說"這件事,不用成本,不能驗證。當一個社會,大家都用嘴在說,不用心做事時,我對這社會的未來,充滿憂慮。
  • "嗆聲文化"真是不好:
    除了書中提到的之外,我認為,"嗆聲"的風氣,造成大家習慣動物本能般,反射性的情緒反應。這件事的壞處是,"習慣不思考,害怕講道理"。過去台灣靠製造業賺錢,靠的是肯拼的勞工,用手賺錢。未來台灣要靠智慧賺錢,要靠的是腦筋,品味,智慧。不習慣思考的社會,會有品味,會有智慧,會有未來的競爭力?我很懷疑!
  • 力學系統的世界觀:
    我有一個自己思考出來的世界觀,叫做"力學系統的世界觀"(其實是很簡單的因果概念)。大自然中,物體的運動都找消耗能量最少,最短的路徑走,如果想讓事情發生,也必須遵循此一原則,就像:媒體的低俗化,惡質化(成本低,大眾容易接受)是容易的。要製作高尚,有品質的節目(成本高,不容易製作,大眾不易接受)是不容易的。根據力學的觀點,媒體自然朝低俗化邁進(阻力少)。而改善社會難就難在,社會的格調有一大部分是媒體造成的,而媒體卻只會一昧的配合低俗的社會格調。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如果從社會自身改造的阻力很大,我想政府機器是重要的解決方案提供者(執行者)。根據我的觀察,政府欠缺好的經營/管理/執行人才。試想,如果公司經理人的表現像政府官員般低落,經理還能保住飯碗嗎?再回到力學的觀點,系統(制度)的建立,沒有好的回饋機制,勢必會造成系統的績效不彰。
  • "書院"是個有趣概念:
    我是一個消費量非常大的讀者,我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好書,找不到好書,以及,過往的好書都買不到了,是不是有人能提出好的書單(或寫出好書),推薦給社會大眾,更或者,將好書聚集在大學圖書館或社區圖書館中。
  • 語言/文化的影響:
    小時候受教育,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好似西方文化既短又淺不值得一探究竟,年長後,雖知西方文化並非如此,卻也沒機會好好觀察西方的思想典範及發展。從書裡,我重新認識外國文化的重要,我現在的英文大概沒問題,不過,過去看的多是實用(技術)書籍,未來新的方向應是增加廣度,拓展視野。
  • 關於價值觀的培養:
    學習一開始多由模仿而來,我過去的生活環境,在學校,在工作環境裡,實在找不到值得學習的典範,只能從書上尋找典範(典型在夙昔?),經常是看了書,覺得過去的典範,不合時宜,如今看到樂觀又堅持為社會盡心力的長者,讓我對這社會的未來,燃起了希望。

2005-02-20

第一次建立Blog文章

  • 星期天的下午 外面飄雨 很冷...
  • 剛逛到 微笑書齋 一時興起 就登錄帳號 建立了這個blog
  • 明天要開學了 有點興奮 想到要回到半工半讀的忙碌日子 還是有點不想回去...
  • 最近打算整修房子 花錢事小 想到要把東西搬來搬去 塵土飛揚好一陣子 想到就覺得麻煩
  • 在電視購物上看到跟公司開發相近 但是相對更優的產品 大呼不妙
  • 對開發新產品一點點想法:開發產品,需要規劃跟執行並重。前兩年流行的"執行力"是強調執行沒錯 但是,沒人說規劃不重要!台灣的中小企業,善於應變,打游擊戰的能力很強;相對的,缺乏整體的產品規劃能力也是事實。把焦點放在做出東西,卻忘了做出對的東西才是重點,這是很標準的工匠心態;過去東西做得出來,就賣得掉的日子明明已經過去了,為什麼還是用舊的思維在創造未來的產品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