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研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研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08-03

免費的程式碼美化工具們

今天早上找到了幾個程式碼美化工具,記在這裡分享一下。


Source Code Formatter: UniversalIndentGUI
這是一個方便又好用的工具,支援 Windows/Mac/Linux,圖形界面,使用起來很直覺,功能強大。




程式碼上色工具: Highlight
方便把程式碼上色,支援非常多種程式語言,可以將結果輸出成 HTML檔案。同樣支援多平台。


Flex Builder 3 的 程式美化工具: FlexFormatter 
Flash Builder 4.5 已經內建了程式碼格式化的功能。
如果還在用 Flex Builder 3.0 的朋友可以下載這個外掛,這是一個相當好用的工具。
安裝完之後,會出現新的工具列,如下圖。

2011/8/5 新增:
Notepad++ plugin: nppastyle
notepad++的外掛,可以幫你美化 C/C++/C#/Java 程式碼
 

2009-03-26

推薦 Java Script 編輯器 - Visual Web Developer 2008 Express Edition

最近空閒的時間在學習Google Map 的應用開發 與 相關的 Google API。
一邊看書才覺得,要熟悉/輸入這些 Java Script 還真是件挺麻煩的事。
我現在的工作,偶而需要寫些動態產生的網頁,大多都在server端處理掉,用到client端的Script機會很少,因為少用到,難得需要用到時,就用些土法煉鋼的方式處理掉(從這裡你可以發現,我不是很喜歡寫 Web 程式 8-P)。

如果你開發web系統使用的是微軟的解決方案,那你應該沒有我的問題,Visual Studio 2008 支援 Java Script 的 Intellisense。

我在公司開發的web系統,用的是Java,開發的工具是Eclipse,並沒有使用協助撰寫Java Script的套件。昨天稍微找了一下,發現一個不錯的Java Script 編輯器 - Visual Web Developer 2008 Express Edition。這個軟體其實上是Visual Studio 2008 的一部分 的免費版本。很幸運的,這個版本也支援Java Script 的 Intellisense。

這套軟體,主要是幫助開發者開發微軟的Web平台,所以會裝很多相關的東西(像是SQL server Express Edition....,但其實,我們只需要 editor,應該可以不用裝)。

安裝完之後,會有點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覺.....

其實,你只需要做兩個動作:
  1. 讓 Visual Web Developer 認得 JSP file (微軟沒有理由直接支援對手的技術):
    在Options裡設定 File Extension
  2. 然後,可以開啟 JSP file (或是直接拉進去),就可以快樂地編輯 Java Script了,看網路上的資料,連 include 的 JS file 也可以處理得很好。

推薦這個免費又優質的好軟體。

2009-03-17

微軟的兩個對 2019 年的資訊生活的影片





我剛花了點時間看了上面這兩段影片,寫一下重點,當作筆記:

重點們:
電子紙(電子報紙,電子標籤),觸控介面(氾濫中),實體空間導覽,超輕薄的萬用裝置,多用途的卡片,兒童教育,跨語言溝通介面(即時字幕),資訊視覺化,到處都可顯示(投影)的環境,語音介面(同步翻譯)。

我的猜測,微軟想做的應該有兩個方面:
  1. 一個是超輕薄的隨身裝置,上面運用電子紙技術(顯示),以及觸控技術(輸入),方便切換功能(應用)。另一個是透明板的版本,與前面的差不多。
  2. 另一個是運用投影機與相機(可能還會加上觸控面板)形成的智慧互動空間。
影片裡的情境,要突破的技術,在硬體上主要是電子紙以及相關的顯示技術。但我覺得,重點會在軟體上面,1. 如何快速&有效建立應用(這應該需要新的開發工具),以及 2. 建立有效的底層引擎(例如視覺引擎),提供強固的辨識能力(而這又常與應用的內容相關)作為互動的基礎。

我最近在看人機互動的書,好的互動設計,當然也是一大考驗。

最後,我的問題是:這些情境要10年後才會出現?!我猜,除非金融風暴持續很久,才會如此。

這兩個video還蠻符合我對微軟的一貫想法。平凡無奇。

2008-06-12

手機的創新

最近關心了一下手機的發展,大概是因為前一陣子的HTC Diamond 與 前幾天的 iPhone 3G 的釋出新聞轟炸而引起的興趣吧。
這兩天在捷運上看了一本手機發展故事書: 《30億眼睛在行動》
看了半本之後,對於手機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一些想法。

我的感覺是: 未來的手機發展焦點不在於手機本身,而在於服務平台(不只是軟體喔)。

回來想想台灣廠商,如果你是HTC以外的其他廠商,要在手機功能上做到多強大的創新,可以把一線品牌打得落花流水,我看很難(這是既有實力的問題)。
如果想要在這個方向上硬幹,先想想對手們的資源與創新能量吧。這就像打仗一樣,對方有10萬大軍,如果你只有兵3萬。你會增兵到10萬嗎? 肯定不會吧。
所以,在產品功能的開發與創新上,二線廠商能取得優勢的機會是很有限的。
那就不要從產品本身下手,從服務的面向來看這件事。
聽來很理所當然啊。
不過,台灣的狀況有點特殊,做代工的不會想到做服務,做品牌的還把焦點放在強化產品上面。
加上手機服務這個市場與地域的關係很大(意思就是說,你不太容易在台灣提供服務給中東的使用者)。
但由於手機的使用者多,密度高,區域集中,從產品製造跨足到區域性的服務提供應該是有利可圖的生意(回頭想想IBM吧)。
我們不是更需要策略層級的創新嗎?

看Apple降價企圖擴大市佔率,打的算盤應該就是未來經營手機平台,複製過去經營iPod的成功銷售策略。這也像遊樂器廠商在搶市佔率一樣,在主機上降價搶市佔率,再從後續的軟體上賺錢。

最後問幾個問題,如果你是手機製造商,請問:
你們就只能從改善產品著手嗎? 你能做得比Apple還好嗎? 或是你能做得比HTC好 (而且要好很多喔)?
你們看待產品,就只能從成本,規格,硬體與軟體這些角度來看嗎?
手機上的服務,只能留給各地區域的系統提供商來賺嗎?

2008-05-25

生平不識男人幫...

這個星期五下午,我跟同事們聊天,聊到我跟量量常一起看有圖片的雜誌,最近看的是男人幫(我好像還蠻常買這本雜誌的)。
然後,我突然發現,同事們沒人聽過男人幫這個雜誌。怪怪!我嚇了一跳。
當時想,大概書讀得好的人不看這種雜誌吧......
回家跟老婆吃飯時聊到這件事。
老婆的評語是: 連男人幫都不看,不知道一般人的想法,怎麼做出令人興奮的產品。
我的感覺是: 嗯,好像也對,那我以後要更常買這個雜誌囉。

6/12 後記:
上星期五,不小心聊到高樹瑪利亞,居然.....又沒有人知道!!! 不看男人幫我可以理解,不識高樹瑪麗亞,這感覺真奇怪(雖然她已經引退了)。PS: 如果你也不知道的話,請參考朱阿宅的這篇

2008-05-10

華碩鴻海微星 前進機器人世代 (轉貼自壹蘋果網路)

昨天(5/9)的新聞

謎之音: 我們什麼時候來做鋼彈啊?

以下轉貼自壹蘋果網路

【謝艾莉、王郁倫、魏鑫陽╱台北報導】微軟總裁比爾蓋茲曾指出,機器人產業發展,就像是30年前PC產業興起一樣,他大膽預估未來每戶人家都會有機器人,就像現在家中都有電腦一樣。看好下次世代科技,台灣硬體產業已經準備好,將新商機著重在機器人發展上。據了解,大型集團如華碩(2357)、微星(2377)、佳世達(2352),金仁寶集團的華寶(8078)及鴻海(2317)都已投入相當多資金與人力研發機器人。

新興市場
台灣機器人學會理事長羅仁權表示,除了品牌廠商外,已有150家零組件廠加入目前正在招募的機器人研發聯盟,包含IC設計、電池、感測器、馬達、軟體系統等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廠,可說是電子產業上中下游都摩拳擦掌、準備進攻。
據了解,華碩發展機器人的計劃相當積極,董事長施崇棠曾私下對周邊人士透露「機器人是華碩未來的成長方向」,甚至請來揚智(3041)前董事長吳欽智親自操盤,希望在戰況還未激烈時先馳得點。

吳欽智操盤華碩計劃
施崇棠年初參加CES展時,還會見生產電子恐龍的Ugobe公司,詳細了解電子寵物發展,華碩內部更是下令,機器人產品將是為來公司發展的重點。
負責執行華碩機器人計劃的技術長吳欽智在接受《蘋果》訪問時指出,華碩一直在觀察機器人的研發技術,未來具備教育及娛樂功能的機器人,將是華碩發展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點。
不過他也強調,以目前機器人產業來看,全球各個國家仍在初期發展階段,不是說1~2年就可以起來;他認為,機器人其實已是產業成熟的科技產品,如何加以重新應用才是未來重點

台灣產值800~900億
吳欽智表示,關注和會不會量產是兩回事,這2~3年以來華碩一直在研究,但是還未如鴻海的電子寵物PLEO一樣,進入量產階段。
除了華碩、微星外,佳世達(2352)、華寶(8078)、鴻海(2317)也都投入機器人的研發工作。鴻海除了電子恐龍外,工業用的機器電子手臂也自行研發成功,並已應用於自家工廠;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佳世達,也早在2~3年前成立約10人的機器人研究團隊,據業界透露,研發的產品可望於明年問世。
積極推動機器人產業的工業局預估, 今年台灣機器人產值將達800~900億元,2015年時目標產值高達2500億元。羅仁權指出,台灣是硬體生產大國,但是現在NB(筆記型電腦)、PC(個人電腦)產業面臨毛利「保3、保4」窘境,為開創另一個曲線,因此紛紛投入機器人研發。

新設聯盟協助降成本
台灣機器人產業目前相關組織為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學會,加入該學會的公司有盟立(2464)、新光保全、美律(2439)、研華(2395)、威盛(2388)、均豪(5443),以及寶成(9904)旗下的寶元數控精密等。
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指出,目前還在組成機器人的研發聯盟,由工業局主導,電子大廠如華碩、和碩、士電、佳世達等大廠都已表態加入,此聯盟的成立就是希望能提供技術支援,替國內廠商降低成本、順利通過產品認證。
羅仁權指出,國內也包含IC設計、電池、感測器、馬達、軟體系統等150家廠商也已加入此產業聯盟,準備好開發新商機。

2008-04-13

本週雜記

推薦一篇文章:《 給我MID,不如給我iPhone》:
這篇寫得真好(超過我對一般部落格文章的期待,PS:我之前沒看過作者的其他文章),大家有空可以看一看。我最近對於手持裝置的人機介面創新有些想法與研發,還在思考下一步中。

看非閒書:
本週工作之餘,在讀一本非閒書:Balancing Agility and Discipline: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原本打算這星期看完的,但因為有些偷懶,跑去看其他的書,應該會看到下星期。雖然只看到一半,但已經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對於用嚴格計畫開發流程與敏捷開發流程的強烈愛好者而言,都應該有相當的提醒作用與參考價值(我是屬於後者)。

Code is law:
以前在台大聽過微軟周旺敦的一個演講,講的題目&內容都忘了(好像是推銷/吹噓微軟的新科技技術),我唯一記得&印象深刻的是他說的一句話: 程式是網路世界裡的法律。今天不小心又想起來,上網查了一下,哦,原來這句話不是他發明的,呼。可以參考這一篇。這句話的重要性很大喔,因為建造程式的人,某方面來說,就是網路世界裡規則的建立者(這很酷),只是端看我們要怎麼去做而已。又想起駭客任務裡的肯德基爺爺 & 不知道多少青少年因為看了駭客任務而跑去讀資工?

擴展:
這幾天在思考未來想做的東西,一個出發點是: 擴展人的能力,另一個點是: 擴展電腦的能力。第一個點是人類建造機器的主要原因,這下面應該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至於第二項,要看運氣。

iRobot Roomba® 570 Vacuum Cleaning Robot:
本周是太座生日,買了個遙控掃地機器人當做生日禮物。下星期才到貨,先紀錄一下。

書評:
這星期晚上去圖書館借書,回家前,去館對面的7-11逛了逛,發現去年很愛的小說《時間迴旋》擺在架上,拿下來看,發現土窯機場的書評被摘錄在書腰上,第一次發生這種事,覺得好玩,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