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學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學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08-09

我的即興劇課程感想文

兩個多月以前,我參加了一個即興劇課程。
第一次上完課之後,我在隔天中午寫了 我的即興劇課程初體驗 ,紀錄了當時的收獲與感受。
兩個月之後的今天,今天晚上就是最後一次上課的日子。
不巧的是,今天我因為家裡有事請假,一直保持全勤的我,不能去上課.....

現在外面下雨,我人又在家裡,我就來寫一下上這個課程的感想文好了。
  • Yes, and:
    • 這是即興劇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所謂的「Yes,and..」是要演員對任何事情都先說「好」,即便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情況下,依然能勇敢的踏出每一步。
    • 這個概念好像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最近,我把這個用在跟老闆的互動上。
  • 讚頌失敗:
    • 這也是一開始老師就告訴我們的概念:讚頌失敗,不害怕失敗,享受即興。
  • 勇氣:
    • 勇氣的對面是害怕。因為對事物的害怕,人生的可能性會受到限制。所以培養不害怕的習慣,這樣很好。
    • 能勇敢接受現狀,讓未知進來,享受即興(意外)的樂趣。這其實是蠻好的人生觀。
    • 常常,不害怕,表現更好。
  • 打開:
    • 每次上課,腦袋就像被打開了一樣,這個打開的狀態常常會持續到隔天。
    • 除了腦袋,身體跟情緒也被打開了。
  • 課程:
    • 老師的教學,循序漸進。老師教這個課程 10年了,很知道怎麼帶領學員,人也很 nice :-)
    • 我曾經在筆記上寫著:上老師的課,就像在喝一種很好入喉的酒,每次都讓我順順地進入打開的狀態(其實我是在偷偷研究這是怎麼辦到的 :-D)。
  • 合作:
    • 在上課的過程中,同學間培養團隊合作的默契,進而不害怕在彼此前面發生出錯,想不出點子等等丟臉的狀況。
    • 當一起面對同一個主題時,不害怕並且能享受即興帶來的新奇趣味。
  • 觀察:
    • 在課程裡,我們學會了觀察其他團員的動作/眼神。
    • 在課程裡,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演出/猜測角色間的關係,觀察角色間的互動。
    • 在某一次的回程捷運上,我發現我更會觀察乘客間的關係(細微的動作)。
    • 就是因為這個訓練的啟發,我後來寫了 [小研究] 林憶蓮 MMXII 海闊天空
  • 即興:
    • 我在一次上課的筆記裡寫著:即興就像是一種生活哲學,
    • 即興,就是產生一種動態:享受與團員即興創造的互動過程。這.... 跟人生好像啊。
  • 紀錄:
    • 我應該算是蠻認真的學生,每一次上課後,我都在回程的捷運上靠回憶記下滿滿的筆記,包含當天的訓練過程,還有心得感想。
    • 除了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更希望能學到這些過程後面的核心精神,當作未來推進的燃料。
  • 創意:
    • 在即興的當下,其實會因為很多原因而想不出點子(也許是因為慌張,或是單純想不出來)。
    • 在開始的幾次上課中,我發現了一些想點子的方法,也從同學那裡學到了一些其他的方法。
  • 改變:
    • 上了這個課之後,我的改變還蠻多的:人比較開朗,行動力比較強,創造力好像也變好了一點。
    • 我改變了幾十年以來的夜貓子生活作息,變成六點早起一族。這是很大的改變。
  • 能量:
    • 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這個課程,帶給我的是創造性的能量。能量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 總之:
    • 我剛剛翻了翻筆記,可以寫的東西還很多,就先寫到這裡就好。

我還要介紹一本書:《成功創意,不請自來》
在上完第一堂課之後, 我跑去找相關資料,正巧找到老師翻譯的這本書。
我在這裡很簡短地寫一下我對這本書的感想:
  1. 這是一本創意生活指南。
  2. 這本書把人當作是一個可開拓,可發展的有機體(其實本來就是)。
  3. 這本書的很多概念/練習,跟禪宗/靜坐/靜心非常類似,我讀起來非常親切。
  4. 這本書翻譯得非常認真,順暢。
  5. 這本書的出版商,書腰挑得非常好(皮克斯很吸引人啊)。
  6. 這本書裝訂得很好。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很喜歡這本書,我希望這本書可以陪我久一點。
  7.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我當時一邊看,一邊在上面寫上很多心得,還有畫很多插畫。
  8. 這本書很豐富,我建議你直接去看 書籍網站的介紹。 

對了,我參加的課程是由 勇氣即興劇場 辦的(就是最上面的那張圖)

最後,這是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腦袋出現的歌曲,跟這個課程的感覺很像 :-)



2012-05-31

我的即興劇課程初體驗


公司開了即興劇的課程,當下覺得挺有趣,就報名了。
昨天第一次上課,中午花一點點時間來寫一下簡短的感想(以下都是看圖說故事):

第一個感想:
急智歌王,張帝先生

因為即興,所以要隨機應變。這是老師一開始介紹課程的時候,我的腦袋馬上浮出來的影像。

第二個感想:

落建

難道........ 上即興劇可以長出頭髮!!!
當然不是。
這是因為,落建的廣告上說,它可以活化你的毛囊。
我上完課,覺得這個課程可以活化毛囊下面的東西......
對了,就是腦袋。


第三個感想:
 
巴斯光年

在課程裡,老師說要"勇敢面對未知"。
當下,腦袋裡出現的是"巴斯光年"
還有他的口號:航向宇宙,浩瀚無垠(to infinity and beyond!)

第四個感想:
Star Trek 裡的 企業號 

在課程裡,老師說要"勇敢面對未知"時,跟"巴斯光年"幾乎同時出現的影像。
影像裡企業號快速飛行,遠方的恆星拉成一條條的星流跡.....
還有片頭的文字:
"宇宙,人類的終極邊疆,這是星艦的旅程,它所持續任務,是為了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尋找新生命以及新文明,勇敢地航向人類前所未至的地方"



每次腦袋裡浮出影像的時候,大多是腦袋被打開大口呼吸的時候。
昨晚一邊專心上課,一邊欣賞著上面的風景,挺忙,也挺好的。


最後來寫一下總結:我真的挺享受昨天上的課程 :-)

2008-07-25

《美國眾神》& 科普書們


上面這是老婆特地幫我烤的小叮噹餅乾,可愛吧。

《美國眾神》:
這星期把《美國眾神》看完了。
陸陸續續,看了很久。看到短期間內不想再看其他的長篇小說(然後看到《時間軸》要出版的消息 XD)。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是題材新鮮,但是劇情真的有點拖太久了。
對於作者敢開各區域神明的玩笑這個部份,我是非常欣賞他的膽量(神明幾乎是有宗教信仰者最不可以冒犯的價值體系啊;至於對沒有信仰的人,當然就沒差了)。
至於考據完整這部份,個人認為: 作品嚴謹&完整當然很好,但是如果造成閱讀的障礙,那就是障礙了啊....
突然想起來兩個例子,多年前鄭問還在畫漫畫時(現在還有嗎??),幾個作品的人物服裝都是有考據的,就視覺上來說算是有加分的效果(新奇也)。另一個例子是張大春大爺的作品《城邦暴力團》,這我就很難消化了(雖然我的看書方式跟大爺有點像),買了全集四本,現在還停在第一部後半段。

一些科學書:
我一直都有看科學書的習慣,包含硬的(教科書,論文)跟軟的(科普書)。在前一個工作上也看了非常多的生物醫療相關的書。最近在看的是:
  • 《科學之終結》
    最近重看《科學之終結》感觸還蠻深的。這書很妙。這本書由很多作者與科學家的訪談組成,再加上作者個人的評論。整本書其實並不嚴謹,但是會讓你思考(這點就比起其他嚴謹的大部頭書籍好了)。在過程中我會思考在科學的信仰上,我是哪種人,我相信什麼: 我相信演化論嗎? 生機論?機械論? 無神論? 不可知論? 決定論?....... 之前看的一大堆演化,混沌,複雜,小世界.....的書,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又想起來以前看的那些書。其實,上一次看這本書並沒有看完,當時覺得這書中很多科學哲學的部份,不干我的事。這次看覺得,在研究中如果沒有信仰的部份(無論是在心裡或是對外宣稱),科學研究之路是很難走下去的吧(我當然是指嚴肅的研究從業者)。相信什麼與做的研究應該是因果關係,這點很重要,這次才看出來。
  • 天擇,演化,大腦&智慧:
    這部分我已經關心很長一段時間了。最近的想法是: 因為觀察,所以我們相信,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些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不知道背後的原理或是數學模型....)。這種事其實很普遍,我們就連麻醉藥如何麻醉意識這件事,我們都在不知道原理,只知道如何使用/萃取/合成已知有效用的化學物質,就用了這麼久的時間。另外,對於大腦是依賴經驗建構還是完全由基因決定(pre-wired)這件事,都還沒有一致的看法,99年的《大腦比你先知道》裡認為大架構是基因決定的,細部是後天決定的,但是04年的《創智慧》與 99年的《心智探奇》卻分別持相反的意見.....。我這個門外漢看來霧莎莎。
  • 工業設計:
    這部份也是持續的興趣之一,最近在看的是《設計&未來生活》(The design of future things),Donald Norman的新作譯本,擺在辦公室,空檔時間會翻翻。還有其他正在看的設計書,臨時想不起來,請自行查詢右邊的書籍列表 XD。
其他的雜事,懶得再開一篇,就寫在這裡:
  • 腸病毒:
    之前因為腸病毒風聲鶴唳的關係,大概快一個月沒帶小量出門。最近腸病毒好像比較沒有之前那麼嚴重,這個週末應該可以帶張小量出去走走。一家人可以出去散散心。
  • 畫圖:
    昨天在忙完工作的空檔,花了半小時,順手畫了兩張其他專案的外觀設計草圖。
    應該不算是我的工作,畫好玩的。

2008-04-27

一周雜記

  • 跳Tone思考:
    這是上星期看邏輯思考法圖解》的目錄時學到的一件事(其實就算不買書,也可以在書籍目錄上學到很多無料的新東西,哈)。因為本人的思考有時太過天馬行空,講話常常從談話主題跳到不相關的地方,因為談話前後文之間缺乏邏輯性,導致對方很難推理/理解我要傳達的本意。就溝通的目的來說,這會造成很大的溝通障礙。如果只有跟熟人才能做有效溝通,就真的太可惜了。舉個例子: 資訊理論的創造者: Shannon 就認為: 越少出現/越不熟悉的事件,資訊含量越多。所以,跟陌生人的溝通常會越有價值啊。
    • 另外一個我的壞習慣是太習慣引經據典,會有愛吊書袋之嫌。至於愛舉動漫畫的例子,讓非動漫愛好者難以理解,也算在這個裡面。
    • 跳Tone思考是我20幾歲開始訓練自己的方法。現在看來,算是有點效果。至於上面說的缺點,沒辦法,凡事都會有邊際效應唄。
    • 寫在這哩,提醒自己要注意。
  • 相像的父子:
    上星期下班回家時,從捷運站走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對胖胖的父子迎面走過來,他倆手牽手走著,我發現他們倆長得很像。而令我更印象深刻的是,掛在他們兩人臉上的笑容,也是一模一樣。好羨慕!這一定不只是基因造成的!我的想法是: 遺傳機制讓父子的長相相似,而無形的互動讓父子有一樣的大笑臉。
    • 這跟Richard Dawkins 提出來的meme有點像喔。
    • 關於meme,Richard Dawkins 的學生 Susan Blackmore 的一本相關著作《The Meme Machine》中譯 《謎米機器》,有更深入的探討。
      • 為什麼我會知道這本這麼冷門的書? 因為我的書架上有。為什麼會買這本書,這又是另外一個巧合故事了。以後有機會再說。
    • 以後我和量量也要這樣。
  • 入厝:
    新屋在老婆做完月子,全家返新家後已經住了2個多月。一直沒入辦入厝儀式(太忙加上懶)。4/27星期天,找了兩家的親戚來吃飯。前一天晚上,夫婦倆也打掃得很晚。爸媽帶來的東西一大堆,相信也準備得很辛苦。特別感謝當天來幫忙的爸媽,遠道而來的岳父母,以及特地請假來吃飯的弟弟與小蘭。PS: 入厝拜拜這種少少用到的習俗,我要哪天才學得會啊(誰會常常買房子入厝啊)? 算命的好像說量量32歲會買大房子,所以,要先學起來,免得到時後漏氣。哈。
  • 米酒頭:
    量量一出生,頭髮就很多。做胎毛筆那次,把頭髮剃光後發現,頭髮長得一塊一塊的,有些區域的頭髮長得特別快&濃密。之前去剃光了一次。這個星期天又帶去剃了一次,量量又變成了小光頭(見下圖)。岳母說: 頭髮剃光後在頭髮比較細的地方塗上米酒會讓頭髮茂盛。晚上照做了。所以,量量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米酒頭"。抱著亮亮時,會聞到重重的米酒香味。
    PS: 這方法對大人也有用嗎? 那落建等生髮藥品不就賣不出去了。

  • 公司按摩:
    星期五下午第一次使用公司提供的按摩服務。這服務不是免費的,公司提供的是場地,較為便宜的費用(市場行情的半價),以及上班時間。第一次享用,紀錄一下。
  • 一百篇達成
    今天這篇是土窯機場第一百篇文章。原本沒再算這個,是剛才不小心發現的。從這個部落格開張到現在,三年過去了,從剛開始很久寫一篇,到現在蠻頻繁地寫(四月份至今平均兩天多發一篇),同事說在公司換了位子,果然有差 ==|||。

2008-04-13

本週雜記

推薦一篇文章:《 給我MID,不如給我iPhone》:
這篇寫得真好(超過我對一般部落格文章的期待,PS:我之前沒看過作者的其他文章),大家有空可以看一看。我最近對於手持裝置的人機介面創新有些想法與研發,還在思考下一步中。

看非閒書:
本週工作之餘,在讀一本非閒書:Balancing Agility and Discipline: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原本打算這星期看完的,但因為有些偷懶,跑去看其他的書,應該會看到下星期。雖然只看到一半,但已經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對於用嚴格計畫開發流程與敏捷開發流程的強烈愛好者而言,都應該有相當的提醒作用與參考價值(我是屬於後者)。

Code is law:
以前在台大聽過微軟周旺敦的一個演講,講的題目&內容都忘了(好像是推銷/吹噓微軟的新科技技術),我唯一記得&印象深刻的是他說的一句話: 程式是網路世界裡的法律。今天不小心又想起來,上網查了一下,哦,原來這句話不是他發明的,呼。可以參考這一篇。這句話的重要性很大喔,因為建造程式的人,某方面來說,就是網路世界裡規則的建立者(這很酷),只是端看我們要怎麼去做而已。又想起駭客任務裡的肯德基爺爺 & 不知道多少青少年因為看了駭客任務而跑去讀資工?

擴展:
這幾天在思考未來想做的東西,一個出發點是: 擴展人的能力,另一個點是: 擴展電腦的能力。第一個點是人類建造機器的主要原因,這下面應該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至於第二項,要看運氣。

iRobot Roomba® 570 Vacuum Cleaning Robot:
本周是太座生日,買了個遙控掃地機器人當做生日禮物。下星期才到貨,先紀錄一下。

書評:
這星期晚上去圖書館借書,回家前,去館對面的7-11逛了逛,發現去年很愛的小說《時間迴旋》擺在架上,拿下來看,發現土窯機場的書評被摘錄在書腰上,第一次發生這種事,覺得好玩,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