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30

如何面對未來《2000年大趨勢》作者奈思比 給你11個未來觀念

如何面對未來《2000年大趨勢》作者奈思比 給你11個未來觀念

重要概念:
11個未來觀念
Mind Set 1 萬事,多不變
Mind Set 2 未來,從現在開始
Mind Set 3 統計數字,不輕忽
Mind Set 4 不求對,豁然開朗
Mind Set 5 未來像一個拼圖
Mind Set 6 別衝得太快
Mind Set 7 端出牛肉,抗拒不再
Mind Set 8 心想事,總多遲
Mind Set 9 成果來自利用機會,而非解決問題
Mind Set 10 減後再加
Mind Set 11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原文如下:

資料來源:
本篇文章摘自:【遠見雜誌】第245期
作者:奈思比  2006-11-07
-----------------------------------------------------------------------------------------------
如何面對未來《2000年大趨勢》作者奈思比 給你11個未來觀念

作者∣奈思比  攝影∣遠見資料  2006-11-07

未 來從何開始?圖像又是如何?要預測未來及適應全球化的變局,有沒有可依循的法則邏輯?以《2000年大趨勢》等暢銷書的成績,躋身趨勢大師行列的約翰‧奈 思比(John Naisbitt),推出新作《MIND SET——奈思比給你11個未來定見》,由《遠見》獨家取得書摘,告訴你11個最佳態度,迎向未來。

Mind Set 1 萬事,多不變

2006 年8月8日,亞馬遜網路書店條列的書目中有5萬6170本書的書名中有「變」(change)這個字;1萬1195本書的書名中有企業變革 (business change)這個詞;另外有2404本書的書名有「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這個詞。數不清的報紙、雜誌及24小時新聞頻道,幾乎是把整個地球上的事物全翻過了一遍,鼓吹一切都在變化中。變得這麼多又快,誰能趕得 上?
沒人趕得上。別擔心。

行動電話透過上網來看電視或來電顯示;一脫衣服,浴缸就自動注水;或是飢腸轆轆時,冰箱門就自動 打開,這些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做我們要做的事,讓做事更輕鬆、快速、廣泛與持久,但生活的實質並未改變。我們照樣上學、結婚、生子、送孩子上學,儘管所謂 的教改吹擂得沸沸揚揚,但基本的學習並未改變(天曉得)。家、家人與工作,是最大的常數。

不管你蒐集的是什麼資料,在分辨實際與明顯的變化、基本變動與一時流行時,請記住,在世界的歷史中,多數事物是不變的。注意分辨:
● 基本要素,還是無謂粉飾;
● 中心本質,還是操作技巧;
● 大勢所趨,還是一時流行;
● 創新突破,還是精進改善。

Mind Set 2 未來,從現在開始

靠著掃瞄地平線去探知未來,恐怕沒什麼幫助。最簡單又實用的一個原則,就是專注於現在,就能預見未來;每一個考量都要根據現在的情況。

如果你想找到世界上的標竿事件,你就得從遠處觀察;你不抽離的話,就會被一時的流行所矇蔽。趨勢本身不常發生變動,但是定著於其間的一時流行,卻一直會激發變化,「五分鍾熱度」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

揭開未來面紗的最佳知識來源是報紙,報紙報導的都是現實情況。許多人都說:「報紙是歷史的初稿,」形容得極貼切。看報紙,就好像先行閱讀百年後的歷史。當然,我們要看的不是個人意見,而是事件的紀錄與結果。

社會上各種社會議題,彼此互相競爭來爭取大眾的注意,以佔有議題市場的一席之地。社會同人一樣:一個人在特定時間,只能注意一定數量的問題或議題;正如同一個社會在特定時間,只能處理一定數量的議題一樣。社會對議題的篩選,就集體反應在新聞版面上。
要能夠成功洞悉未來,我們需要掌握旁觀者清的原則。

Mind Set 3 統計數字,不輕忽

2006年1月28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瑞士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一場叫好的演說中表示:「全球一定得努力許一個乾淨能源的未來,以避免另一個冰河期的開始。」

沒多久,2006年2月4日,美國礦物管理能源報告公佈:「北極熊的死亡強烈顯示出全球暖化的影響,美國礦物管理局的研究人員指出,愈來愈多的北極熊溺斃,顯示暖化效應已影響到北極冰帽。」

在這些互相矛盾的論述與建議中,有時真不知該信誰的環境論點。
壞事往往流傳多時。統計數字會變化,特別是災害且各方政治力介入時,相關數字改變得更多。當災害發生初期,高或低的死傷數字並不可信,最好是等到可靠消息回報。

2005年侵襲紐奧爾良的卡翠娜颶風,最初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萬人,有的媒體報導最後死亡人數能高達10萬人。如今我們知道死亡人數是1000人,夠駭人的吧。

人類的天性,往往就是將資訊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要請你自己問自己,你可以找到像是棒球或籃球一樣的,信得過的參考數字嗎?如果這些數字不能比較的話,你至少需要一個標準來衡量資訊的正確性與相關性。這些都是瞭解現在所應走的方向,也是瞭解未來的第一步。

Mind Set 4 不求對,豁然開朗

許多人都嘗試去解釋愛因斯坦的天才。哈佛智商專家賈德納(Howard Gardner)相信,愛因斯坦發現了這麼多的大自然祕密,是因為他從未失去赤子之心,並稱他為「恆童」(eternal child)。

當然,愛因斯坦並不擔心他的理論會不被認同。他在1911年寫信給他的同事朱立爾斯(William Julius)提到:我相當清楚自己的理論是建構在一個薄弱的基礎上,我所選擇的道路可能是錯誤的,但不試怎會知道呢?

如果你覺得就快要有重大發現時,一定會急於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但鞭策愛因斯坦的是他那想發現的熱情,而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幾十年來,大家幾乎公認潰瘍是因為壓力、抽菸與飲酒所造成。但兩位澳洲醫生華倫(Robin Warren)與馬歇爾(Barry Marshall),他們認為潰瘍是由當時尚不為人知的一種菌株所造成。

1983年,馬歇爾以抗生素成功治療潰瘍患者。2005年10月,華倫與馬歇爾醫生,因為發現潰瘍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總共花了十年多的時間,醫界才接受以抗生素取代抗胃酸藥物來治療潰瘍的理論。想想醫界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所投入的成本與精神有多大啊!

人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是對的,老師也沒錯,老闆更是英明。我們都見過夫妻大吵大鬧,爭的就是誰對誰錯,但爭議的問題本身往往被忽略掉了。

若是你能拋開偏執,就能感受到正面心態帶來的力量,宛如走在開闊的大地上,視野更廣,行動更自由。

Mind Set 5 未來像一個拼圖

歷史學家往往以事件的直線序列做為基礎,按部就班地解釋歷史。然而,過去、現在與未來,他們是以交互滲透的方式呈現意義。

天才往往從細節著手,這些細節許多人都看得到,卻無法加以連結。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善於發現與連結的箇中好手。

柏林歷史學家,同時也是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所長瑞恩博士(Jurgen Renn)一針見血地指出:「許多人說愛因斯坦憑空創造相對論,但其實,他不過是撿現成的罷了。」但這並不會損及愛因斯坦崇高的學術地位。
瑞恩接著說:「問題是,他為何就去撿那個現成呢?說穿了,從來沒有一個時期的物理理論,像愛因斯坦活著的時候那樣百花齊放;但是,沒有愛因斯坦的慧眼,那些隱蔽的理論也是很難被發現的。」

未來,是結合了可能性、方向性、各種事件、曲折過程、進步,與驚奇的集合體。如果我們想預知未來的模樣,那就沒道理把拼圖放在一直線上。我們必須找到互相吻合、交雜與連結的各小塊。是你自己,決定了未來圖像的大或小。

Mind Set 6 別衝得太快

當新的突破與發明提出,既定的知識被挑戰與質疑時,肯定會出現蜚短流長的妒忌現象。日本人說得直接:「站著的釘子就得挨鎚子打。」

達爾文在1838年發展出物競天擇說。他深信自己的進化論,但也相當清楚物種的嬗變理論與想推翻政府的激進民主分子,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一經發表恐將引發社會動亂。因此他從容不迫地仔細研究,直到發現足夠證據。

一 開始先在幾個密友間流傳討論著他的發現。他以精密的研究過程,驗證出最佳的研究成果。1858年6月,他聽說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也有類似發現時,才迫使達爾文發表他的理論。隱忍不發20年後,《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終於在1859年11月22日問世。

即使是最有才華的領導人,也要有人追隨,才能實踐其想法。如果我們帶著自己的願景跑到太前面,把其他人遠遠拋在後面的話,那我們一切努力將白費。

你要走在多前面才適合,並不容易計算,而且會因狀況不同而有差異。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面,向追隨者展示你的瞭解與同情。公司領導人則只需稍微走在前頭一點就行了,他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公司業務。

那些想揭示未來的人,幾乎都犯了跑到太前面的錯誤,稍微克制一下,別衝太快了。

Mind Set 7 端出牛肉,抗拒不再

1967年,還在IBM任職的我正要前往泰國待一年。我在泰國開發一個專案,協助泰國東北部地區加速農業發展。

我們想辦法激勵農民種植第三種稻作,並在休耕時種植其他農作。農民拒絕了,而且理由充分。他們瞭解配銷機制,無法應付如此大規模的量產。一旦我們解決了配銷問題,他們立刻接納新的耕種法,收入也隨之增加。

同樣的例子,就是佛斯貝利的背滾式跳躍法,此法一出時,佛斯貝利的教練硬要他改回傳統的跨躍式,因為他挑戰了傳統思惟。然而,新法打破了世界紀錄,同時永遠改變了跳高的跳法。

當然,有時抗拒變革是出於頑固或無知;但是,向前邁進的人不會因為受不了變化而抗拒變革;相反地,人們擁抱變革往往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好處。
請你先問問自己:有什麼報酬?又會損失什麼?統計數字會告訴你,什麼樣的變革會帶來好處,哪些又是白費心機?抗拒變革,可以是合理的,也可能是頑固的。
請不要低估了大眾,當人們抗拒你的變革時,不是你沒讓他們看到牛肉,就是他們有充分的理由抗拒你。

如果是後者,請不要急著罵人,要先找出原因。記住,在我所舉的體育例子中,抗拒變革的是教練,而非球員。

Mind Set 8 心想事,總多遲

電 話、電影及收音機等新科技的故事,並沒有多大差異。1870年代,貝爾(Alexander Bell)與葛雷(Elisha Gray)分別設計出可用電訊傳送談話的裝置。到了1880年代,全美約有4萬8000部電話;電話用戶的成長極為快速,到了1910年,大約有550萬 具電話使用貝爾系統;到了1924年,已經有1500萬具電話在使用。

但是從19世紀末電話剛問世算起,幾乎花了20世紀整整100年,歐美地區才將電話普及。後續產品加速了電話的推廣,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A)在1939年推出的「影像電話」,在當時實在是太前衛了,一直到最近幾年大家才接受手機的影像螢幕。

以史為鏡可以知長短。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預期的事往往延遲發生。對於新發明,我們總是低估了充分實現概念所需要的時間。生物科技與奈米科技,將需要21世紀剩餘的時間來發展。

事情就是需要時間,而且幾乎是比我們預期的時間來得長。

Mind Set 9 成果來自利用機會,而非解決問題

若想預知未來,請寄希望於機會的把握者,別指望問題的解決者。

當柯達(Kodak)在1990年推出第一部商用數位相機後,數位攝影就開始引領風騷,並將攝影市場帶向另一個全新境界,類比攝影就此淡出市場。2004年,類比相機的市佔率已經萎縮到17%,還沒搭上數位列車的廠商,算是玩完了。

缺 乏彈性的大型企業,也在失敗之列。錯失機會,要翻身就很渺茫。日本傳統品牌柯尼卡美樂達(Konica Minolta),在相機市場縱橫百餘年,卻在2006年3月31日黯然退出相機市場。尼康(Nikon)相機也好不到哪去,在2006年初已停止生產底 片相機。搭上末班車的德國徠卡(Leica),在1998年推出數位相機,多虧股東加碼投資,才不至於倒閉。

如何找到機會呢?機會的尋找者瞭解,只有轉變才有機會;而問題的解決者,只關心昨日之事。

「轉機,轉機,轉變」,才有機會。當人、事、物的關係發生變化時,新的關係會創造出新的需要與欲求,進而提供新的機會。預測未來時,注意那些把握機會的行動派,你自己也要行動。

Mind Set 10 減後再加

減後再加這個觀念,是凱佩爾(Francis Keppel)告訴我的。凱沛爾曾任甘迺迪總統任內的教育局長。1950年代,哈佛校長康能(James Conant)指派他出任教育學院院長。當年哈佛的教育學院聲譽平平,凱沛爾的任務就是要扭轉乾坤。

教育學院教職員習慣多開課程,一來誇大自己的重要性,一來保住飯碗。為了強化課程,凱佩爾定下新規則:除非先刪除一門課,否則不准開新課程。這項規則是希望老師仔細思考新課程的品質與相關性,同時考慮哪一些非強項的課程可以刪除。

「先 減後加」的觀念,在體育界儼然制度化。每項體育活動都有人數限制,要加人除非先換掉一個球員。在替換的過程中,球隊才得以逐漸強化(如果換人的決定是正確 的話)。企業界未必能做到這點,但多數的情況是「加、加、加」。一直推出新產品,卻不拋棄弱勢產品;一直加人,卻不裁員。

3M的政策是每年推出新產品,並淘汰舊產品。3M的願景是成為業界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以及客戶優先的供應商。3M每年的銷售總額中,30%來自過去四年內所推出的新產品。

Mind Set 11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打 著科技大旗的未必就是一項科技,網際網路與行動電話就是兩個最重要例子;它們的重點不在於科技本身。從前,這個世界是沒有行動電話的,學校、研討會、電影 院、健身房及超市,都聽不見來電鈴聲。無線科技讓我們能隨時隨地與人聯繫。諾基亞這個最成功的行動電話製造廠的口號是「人際聯繫」(Connecting People)。科技如水一般能載舟亦能覆舟,但還是沒幾個人檢視此一雙面問題。

由於害怕新科技會讓對手佔上風,許多公司硬是拚命更新設備。但我們往往著迷於科技,卻忽略了企業的人性面。

IBM360機種是首部大量生產的電腦,在1960年代大賣,因為當時它被認為是每間公司的必備品。那時IBM銷貨員的普遍認知就是客戶要買360,是因為他們出於恐懼、不確定及疑慮,也就是他們過去所說的客戶「懼、變、疑」的心理因素。

「不管對或錯,總得做點事」,這似乎是常見的態度,過去許多錢都花在不能落人後的無謂科技競爭,現在也是一樣。引入新科技時,請自問:什麼會被強化?什麼會減少?什麼會被取代?

世紀末軟體革命,Blog of. | 來時路

很久沒看到賴明宗的文章了 這篇寫得很好!

PS: 今天是我的部落格日嗎?

Capita 20 十月, 2006 16:58

那曾經是一個激昂的年代,在我們稱之為世紀末的那些日子裡,即使有著許多的迷茫和恐懼,但大家總是帶著過剩的精力,想要登上無人攀越的高山,走過前人不曾走過的路。世界在加速,不斷地加速,直到那斯達克指數一洩千里,直到世貿大樓倒下。

如今世紀末已經過去了,新的一紀也過去了一半,漸漸地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回首來時路,或許再也拾不回舊日時光和心情,卻也能用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過往。


對 於大部分的軟體工作者而言,所謂的世紀末並不始於 1990 年的 1 月,而是在當年的 5 月,在這個月,微軟推出了 Windows 3.0, 多工作業和事件驅動躍上主流,而 Borland 也推出了 Turbo C++ 1.0, 物件和類別開始成了熱門話題。同時,影響巨大,一般被稱為 ARM 的 The Annotated C++ Reference Manual 也在這個月出版了,開始引進 template 和 exception handling 機制。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大量新的程式設計方法正式地被引入了軟體產業之中,或許追根溯源,大部分變化都在學術界醞釀多時,但如果真有所謂「世紀末軟體革命」而且必須定一個代表性的時間,多數人可能會同意,這時間應該是在 1990 年的 5 月。

在第一版寫作之時,軟體革命尚是一個模模糊糊地概念,說起來取這種名字,拼湊誇飾以求市場效應的成份只怕稍大了一些。但就軟體開發來說,九○年代也 是從七○年代初期結構化程式設計概唸成形以來,最為巨大的軟體生產方法的變動時期,我們就著孔恩的典範轉移觀點做此宣稱,倒也不算太過出格。只是以我們當 時的見識而言,仍明顯不足以掌握其整體的面貌。

到了 1995 年 8 月,對於軟體產業而言,這是世紀末另一個值得紀念的月份,先是 Netscape 成功上市,緊接著就是 Windows 95 風光推出,軟體技術的發展走入社會,成為轟傳世界的重要新聞。軟體革命一詞似乎已不僅僅是少數軟體工作者對於軟體開發方法變化的一種誇飾用詞,而開始有了 更為巨大的意義。在往後數年,網路狂潮席捲世界,無論願意或不願意,幾乎每個人都得學習與適應軟體技術的爆炸性發展。

那一個瘋狂的世紀末,或許已經沒有必要再多加贅述,只是,即便到了本書的第二版,「軟體革命」這個名詞仍是一個充滿著不確定性甚至帶著過去式的用 語,也就是說,其實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軟體的發展趨勢,我們只是知道著一些可能性,知道著一些較為重要的脈絡,或許相對於許多仍在軟體公司裡每日加班沒有 自己生活的「軟體工人」來說,我們曾經傳述著近似福音的話語,但就這個世界來說,其實,我們都是井底之蛙,頂多是幾個比其他青蛙更喜歡抬頭看著天空的青 蛙。

更糟的是,我們當時甚至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井底之蛙身份。先不說別人,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想走向世界,甚至也跨了一小步,卻又發現沒有足夠準備和技術以外的能力,滿懷著不願顯露的挫折情緒,從矽谷退了回來。

相信許許多多聰慧努力的軟體工作者,都有著類似的心情,在台灣市場,很少有人真正需要技術,軟體工作在多數時候都只是類似建築工人所做的苦工而已, 但真的要放眼國際,我們卻又沒有足夠能力。也就是這樣,我們這一群人,有許多人一次又一次地創業,也一次又一次地因為過於冒險和不明白自己的能力而進退失 據。

到底怎樣理解世紀末這十年的軟體產業變革,而反省過去,我們又能得到什麼樣的教訓?我想,就歷史來說,現在還太近,但就個人來說,再等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我也就試著說一說。

首先,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注意到,軟體結構逐漸躍居軟體開發的中心,不是早期的資料結構和演算法,也不是中期的使用者需求和軟體開發計劃,就是以軟體 結構的建造和變化為主角,軟體開發愈來愈像是土木工程或建築設計,軟體的運作愈趨永久化,軟體的更新愈來愈頻繁,於是一個強固的軟體結構的重要性也日益增 強。

體現在實際層面上,就是 Class Hierarchy, Application Framework, Design Pattern, System Pattern, Software Architectu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等等的組織、框架、形態、建構、管理方面的結構性工作愈來愈關鍵,傳統的分析設計工作相對被壓縮,或是愈來愈配合軟體結構做調整,而體現在軟體生產組織 上,就是軟體架構師 (Software Architect) 或技術架構師 (Technology Architect) 逐漸成為軟體生產單位的高級職稱甚或最高職稱。

其次,由於開放原始碼運動 (Open Source Movement) 和網路通訊協定的標準化逐漸影響了軟體產業運作,軟體之間的結合、融合、衍生、合作等等關係,也愈來愈重要,實際上在很多時候甚至自然到讓人忽視它的存 在,隨便一個簡單的網站 PHP 程式,往往就需要 Apache, PHP, MySQL, Internet Exploror 等等軟體的協力,以及包括 HTTP, HTML, XML, CSS, Javascript, SQL, PHP 等等描述語言、通訊協定或程式語言的結合。像過去只要會一種程式語言、一套編譯程式就夠了的事情,已經變得十分罕見了。

而這一切所代表的意義是相似的,就是軟體的意義,已經從電腦當中的一組運算、一項工作、一件工具,轉變成 Cyberspace 當中的一個構成、一個組件、一個系統。我們製造軟體,其實就是在架構軟體內部及外部的空間,以建立或開拓使用者的操作空間。

這樣的一個朝向 Cyberspace 的轉向,或許才是軟體革命的真意。在軟體內部,物件導向技術讓我們從運算流程的分流與匯流,變成物件和類別空間當中的連結與組織;在軟體外部,大量的標準 及開放資料,特別是網際網路和開放原始碼提供了軟體與技術整合的空間;而在使用者與電腦之間,GUI 及 WWW 建構了一個螢幕之後的使用者操作空間概念。而這些不同的虛擬空間概念還在不斷地整合當中。

於是我們可以合理地相信,如果所謂的「世紀末軟體革命」一說能夠成立,它應該不僅僅是一個軟體危機的解決方案,以建立軟體的永續發展,而更應該是在為人類開拓一個廣大無邊的電子空間的技術革命。

經過這幾年的沉澱,我想大家都不會再像世紀末時的盲目樂觀了,這可能是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革命,卻不是可以即時成就的事情,甚至會有許多人在這樣的 變化當中受到傷害與痛苦,搞不好那個倒楣者正是自己。只是,我們如果能看得更清楚,準備得更多,即使談不上成功,但至少可以增加生存的機會,而且很多時 候,活到最後的人就是勝利者。

近年來,除了日常忙碌的工作,我最關心的,大概就是一些具有系統科學特性的電腦相關學術進展,總括來說勉強可以稱作是 Adaptive System 吧,簡單來說就是更有適應及發展能力的系統架構。另外也發明了一種相當特殊的程式語言,以及配套的網路架構,希望能用在自己的研究上,只是一直沒什麼時間 好好實作。

整體而言,雖然自己是朋友們當中極少數還在實際做程式設計工作的幾個人之一,卻似乎更靠近學術世界一些,連信箱都改用 acm.org 的帳號,而那些手握巨額資金,一秒鍾幾十萬上下的日子,彷彿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

這次要出復刻版《世紀末軟體革命》,我大概是作者當中最不適應的人了,早在第一版成書之時,自己所想的跟能夠寫出來的,就已經相差很大了。而如今回頭一看,雖然不至於覺得滿篇不知所云,卻也找不回過去的心境,只得拉拉雜雜地談談「世紀末軟體革命」一詞有關的事情。

Google Reader變好用了 - 雖然還是沒有搜尋功能


Google Reader變好用了(雖然還是沒有搜尋功能 >.<)!
之前好一陣子都用Google Reader看部落格
前一陣子嫌它不能自由設定類別 回來用之前用的GreateNews
今天發現 Google Reader設定folder的功能 可以直接在feed上設定
我決定回來用Google Reader (用AP看blog 電腦會明顯變慢)
PS:要是全世界的Google機房同時爆炸了 我們生活上的很多事都會停擺吧......

資訊分享快報

這個星期 可以分享的IT資訊太多了 來寫個資訊分享快報好了

免費電子書下載
在這裡下載英文電子書。有什麼好處呢? 請驢子載來不是比較快? 可以先看看書的簡介跟大綱再決定要不要下載 免得下了半天 看了發現沒用
PS:下載前要先註冊 給個email就可以註冊了


這個網站 應該是全台灣最便宜的簡體電腦書網站了 可以參考看看 http://www.3dwoo.com/


科學人雜誌線上版 不需註冊 可看全文


好書推薦 <<遊戲之旅─我的程式設計感悟>>
我上星期在重慶南路買了簡體版 不料後來得知有出繁體版 這本書我看了一半
對程式設計 遊戲開發 都有深入的描述 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很好的一本書 大力推薦